2017年第一季度我国水产品出口量额双增
据海关数据统计,今年第一季度,我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量207.77万吨,总额69.6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加14.7%和6.9%。其中,出口量100.82万吨,出口额45.7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加6.2%和1.2%;进口量106.95万吨,进口额23.90亿美元,同比分别增加24.1%和19.9%。实现贸易顺差21.82亿美元,同比下降13.6%。
一、一般贸易出口量额双增。第一季度,一般贸易出口量74.20万吨,出口额34.5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加9.6%和2.3%。其中,对虾、罗非鱼等名优养殖水产品作为一般贸易主要出口品种实现出口量额同比双增。罗非鱼出口企业摆脱对美国市场的过度依赖,成功开拓非洲、墨西哥等其他国际市场,初步扭转出口连续下降趋势,出口量额同比分别增长6.6%和4.7%。捕捞产品鲭鱼第一季度表现抢眼,出口量额同比分别增长83.6%和82.9%,达12.51万吨和2.27亿美元。
表1:一般贸易主要出口品种
数量:万吨;金额:亿美元
出口品种 |
占一般贸易出口额比例% |
2017年第一季度 |
同比增减% |
||
数量 |
金额 |
数量 |
金额 |
||
墨鱼鱿鱼及章鱼 |
20.48 |
10.70 |
7.08 |
-2.4 |
-1.2 |
对虾 |
10.56 |
3.00 |
3.65 |
13.9 |
22.4 |
贝类 |
10.38 |
7.37 |
3.59 |
-8.8 |
-20.8 |
罗非鱼 |
7.28 |
8.08 |
2.52 |
6.6 |
4.7 |
鲭鱼 |
6.56 |
12.51 |
2.27 |
83.6 |
82.9 |
鳗鱼 |
5.65 |
0.92 |
1.95 |
-3.0 |
-6.8 |
蟹类 |
5.47 |
1.40 |
1.89 |
-14.4 |
-12.1 |
海草 |
2.57 |
1.30 |
0.89 |
-2.1 |
4.9 |
二、加工贸易出口持续下滑。受劳动力成本增加、主要加工原料价格波动以及东南亚等国同构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我国来进料加工贸易竞争优势逐年下降。第一季度,我国来进料加工贸易出口量额双降。其中,出口量24.28万吨,出口额10.93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7.9%和4.1%,占水产品出口总额比重为22.9%,同比下降了1.27个百分点。细分来看,进料加工出口量18.60万吨,出口额8.27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5.9%和1.6%;来料加工出口量3.77万吨,出口额2.22亿美元,同比分别减少16.5%和12.3%,出口额占来进料加工出口总额比例降至21.1%,同比下降1.98个百分点。
三、出口市场东盟抢眼。东盟市场受“一带一路”战略和中菲关系转暖的积极影响,我国对其出口量额分别上涨32.6%和7.9%。特别是受鲭鱼出口激增影响,我国对印尼水产品出口量额同比分别增长476.6%和407.7%,达3.59万吨和0.77亿美元。受美国实施《进口水产品监管规定》和《鱼及鱼产品进口规定》贸易政策收紧影响,第一季度我国对美出口量额双降,同比分别下降3.7%和2.4%。
表2:主要出口市场
数量:万吨;金额:亿美元
出口市场 |
数量 |
同比增减% |
金额 |
同比增减% |
日本 |
14.34 |
1.2 |
8.25 |
2.31 |
东盟: |
19.62 |
32.6 |
7.55 |
7.9 |
菲律宾 |
6.16 |
53.8 |
1.92 |
25.9 |
马来西亚 |
2.48 |
33.0 |
1.53 |
43.6 |
印尼 |
3.59 |
476.6 |
0.77 |
407.7 |
美国 |
11.49 |
-3.7 |
6.5 |
-2.4 |
欧盟 |
10.45 |
-0.5 |
4.3 |
0.7 |
墨西哥 |
2.23 |
30.3 |
1.13 |
52.4 |
四、出口区域布局持续微调。福建、山东、广东、辽宁、浙江、海南等沿海省份仍是我国水产品主要出口省份,出口量额之和分别占全国水产品出口总量额的97.6%和96.2%。其中,福建省借助地域优势,在保持台湾市场优势基础上,大力拓展东盟市场,继续位居我国主要省份水产品出口额排名首位,出口量额同比分别增长18.6%和1%。受加工贸易出口量额同比分别下降16.8%和9.9%影响,山东第一季度出口量额双降。河北省尽管来进料加工出口量额大幅增长93.4%和91.8%(贸易额占出口额比重由同期的10.3%上升至25.4%),但受一般贸易出口量额大幅下降26.7%和35.6%影响,水产品出口总量额双降且幅度较大。内陆省份中,吉林、江西和湖北依旧位列前三,但江西省受加工鳗鱼出口额下滑影响,全省水产品出口量额同比分别下降22.2%和29.3%;吉林省则主动发挥边境区位优势,加工贸易及免税和保税区出口稳步增长,全省水产品出口量额同比分别增长56.44%和60.01%。
表3:主要出口省份
数量:万吨;金额:亿美元
沿海 |
数量 |
同比增减% |
占出口总量% |
金额 |
同比增减% |
占出口总额% |
福建 |
25.80 |
18.60 |
25.59 |
13.59 |
0.97 |
29.73 |
山东 |
21.90 |
-10.91 |
21.72 |
9.80 |
-3.38 |
21.44 |
广东 |
11.48 |
3.83 |
11.38 |
6.86 |
4.20 |
15.02 |
辽宁 |
20.62 |
15.97 |
20.45 |
6.49 |
5.56 |
14.19 |
浙江 |
11.68 |
2.77 |
11.58 |
3.87 |
-3.91 |
8.47 |
海南 |
3.20 |
23.53 |
3.17 |
1.16 |
28.34 |
2.53 |
广西 |
1.48 |
1.04 |
1.47 |
0.85 |
11.84 |
1.87 |
江苏 |
1.33 |
-2.51 |
1.32 |
0.72 |
-6.94 |
1.57 |
河北 |
0.89 |
-22.21 |
0.88 |
0.63 |
-22.48 |
1.37 |
内陆 |
数量 |
同比增减% |
占出口总量% |
金额 |
同比增减% |
占出口总额% |
吉林 |
1.35 |
56.44 |
1.34 |
0.40 |
60.01 |
0.87 |
江西 |
0.16 |
-22.24 |
0.16 |
0.40 |
-29.32 |
0.87 |
湖北 |
0.29 |
30.47 |
0.29 |
0.36 |
46.61 |
0.78 |
五、水产品进口量额双增。进口量106.95万吨,进口额23.90亿美元,同比分别上涨24.1%和19.9%。其中,来进料加工原料进口量27.53万吨,进口额5.02亿美元,同比分别减少9.1%和1.2%,对比去年同期下降趋势有所缓和。鱼粉进口量额双增,进口量33.80万吨,进口额4.9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加111.8%和87.6%。除鱼粉外,其他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主要供国内食用)产品进口量19.53万吨,进口额9.40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9.6%和10.5%。其他方式进口(边境小额贸易、保税区仓储等)进口量26.08万吨,进口额4.5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7.9%和22.4%,继续保持双增态势。
表4:主要进口国家和地区
数量:万吨;金额:亿美元
国家和地区 |
占进口总额比例% |
2017年第一季度 |
同比增减% |
||
数量 |
金额 |
数量 |
金额 |
||
俄罗斯 |
16.81 |
31.81 |
4.02 |
8.2 |
11.0 |
秘鲁 |
14.91 |
22.81 |
3.56 |
158.4 |
135.7 |
东盟 |
12.35 |
12.74 |
2.95 |
13.5 |
9.0 |
美国 |
9.65 |
6.56 |
2.31 |
-0.9 |
0.6 |
加拿大 |
6.79 |
2.49 |
1.62 |
26.2 |
16.1 |
智利 |
5.03 |
2.85 |
1.20 |
-20.5 |
21.7 |
印尼 |
4.89 |
6.29 |
1.17 |
1.4 |
4.9 |
挪威 |
4.16 |
4.41 |
0.99 |
9.6 |
7.3 |
新西兰 |
3.80 |
1.56 |
0.91 |
-20.3 |
-18.6 |
从主要进口市场看,美国、智利、新西兰进口同比下降,其他市场进口均量额双增。受饲料用鱼粉及头足类对进口大增影响,今年第一季度我国从秘鲁进口量额同比分别上涨158.4%和135.7%。受鲑鱼价格大涨影响,我国从智利进口量减少20.5%,进口额增长21.7%。由于停止从新西兰进口大螯虾及小龙虾且冻鱼进口数量大幅降25.9%,今年第一季度我国从新西兰进口量额同比分别减少20.3%和18.6%。(国际合作与贸易处供稿)